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赏析

刘一诺   2020-12-27   6

《记承天寺夜游》—宋.苏轼

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,

解衣欲睡,月色入户,欣然起行。

念无与为乐者,

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。

怀民亦未寝,相与步于中庭。

庭下如积水空明,

水中藻、荇交横,盖竹柏影也。

何夜无月?何处无竹柏?

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。

本文描绘了美妙的月夜景色,真实地记录了作者被贬黄州的一个生活片段,也体现了他与张怀民的深厚友谊与对知音甚少的无限感慨,同时表达了他壮志难酬的苦闷及自我排遣,表现了他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。全文情感真挚,言简义丰。

学生赏析:《月光》

作者:刘一诺,初中八年级

夜,很静;月,很明。

我独自一人待在家中,负手立于窗前,抬头望向那一轮明月。已经十月了,我被贬到这黄州也已有四年了。一阵冷风拂过,我不禁打了个寒战,轻轻合上窗户。

夜深了,该睡了,脱去衣物,不禁思绪万千,想那远在长安的亲朋好友,想当年政坛上的风风雨雨……僵硬的木板床没有给我带来丝毫的舒适,薄薄的棉被也没有给我带来丝毫的温暖,不过还好,至少我还能睡在自家的床上。我自嘲一笑,顺手扯过床边的衣物盖在身上,这样还能让我暖和些。

丝丝缕缕的月光透过窗缝洒照进来,在地上洒了点点白霜。难得好月,怎能不赏?且当是散散心吧。我翻身下床,套上衣物,推门而出。

月,很美。

幽静小道,圆月当空;道旁劲木,蝉鸣阵阵;月色斑驳,凉风习习。

如此良辰美景,独自一人岂不无趣,怎能不邀好友共赏?还记得怀民兄也被贬谪至此,同是天涯沦落人,想必他也愁思满怀,难以入睡吧。想着,便朝着承天寺走去。

承天寺到了,轻敲房门,不一会,门便开了,开门的,正是张怀民。相视无语,步于中庭。

明亮的月亮散发着皎洁而柔和的光。月光下的庭院格外的清静,如一汪清水,澄净透明。我低下头,那清水中似乎还生长着轻盈的水草,随着水的流动而轻轻地摇拽。一时间,我仿佛步入梦境,一切既真实而又虚幻。我又抬头望向四周,才明白,原来这些不过只是松柏与竹枝在月光下的投影。

哪个晚上没有皎洁的月光?哪一个地方没有青竹松柏?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去欣赏罢了。

赵老师点评:

刘一诺同学的文章,行文流畅生动,语言优美简洁,将夜游承天寺写得极富画面感,文中短句的运用是一大亮点。

版权声明
  • 1、本站文章“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赏析”为网友发布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
  • 2、本网站日记/作文《记承天寺夜游原文及赏析》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。
  • 3、本网站致力于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优秀范文,免费帮同学们审核、批改作文。对于不当引用或转载而引起的各种纷争、处理或其他损失,本网不承担责任。